English

武汉人塑造新形象

2000-08-13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郑锦凤 吴天勇 本报记者 夏斐 我有话说

“天上九头鸟,地上湖北佬。”

如今,“九头鸟”养成了爱读书的新习惯。说来令人难以置信,这个大变化,与一家媒体的评价有很大关系。几年前,一家媒体公布了调查评价全国知名城市的报告。其中给很多城市以赞美,“大连是最浪漫的城市”、“上海是最开放的城市”等等,而武汉却是“最市民化的城市”。

面对这种评价,武汉人表现了楚人的风格:知耻而后勇!

有人考证:武汉的市民气不仅与“火炉”之称的地理环境、气候特征有关,与武汉悠久的商业文化更是密不可分。从楚人的筚路蓝缕到改革开放初期的“汉正街”,人人皆商的风气养成了武汉人精明自负的性格,小商品经济的积淀使老武汉人目光短浅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、知识经济的冲击,武汉人越来越认识到“九头鸟”性格的不足之处,于是多层次的市民教育,使武汉人悄悄地发生着变化。

1992年,江汉区开展“金桥”书评活动时,推荐了一本书,名叫《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》。谁知这本书却救活了一个厂。当时中联制药厂由于经济不景气,人心涣散,人才外流。读了这本书,中联人在短短两年内走出了困境。自此,武汉开始兴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读书热潮,一直延续至今。江岸区的市民自发组织了“金秋读书节”,武昌区“学习吴天祥小组”积极参加读书活动,汉阳、青山等城区的市民亦竞相参与读书活动。现在,参与读书活动的市民从当初的20个热心读者发展到了不下200万人次。

一场关于武汉人形象的大讨论在全市展开了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,武汉人具有“聪明、热情、果敢、求新”的优点,同时也有“语言欠文明、行为少规范、交往乏宽容、修养缺风范”的缺点。综合优缺点,设计出了21世纪武汉人的目标形象,即文明、宽容、刚毅、创新。

新形象定位后,武汉人开展了自我教育。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时启动市民学校工程,以《武汉文明市民读本》为主要教材,遍布全市的2000多所市民学校,仅去年一年就举办市民教育培训班8000多期,培训的市民逾150万。市民学校不仅开设“三德”建设的基础教育科目,同时为了满足市民求知、求新、求美,崇尚新生活的需要,还开设了科普、医疗、烹调、花卉、音乐、体育健身等科目。

为了使武汉人新形象具体化,武汉市各区、各行业、各单位纷纷组织各具特色的活动,如口区的“治城育人工程”活动、武昌区的“让市民满意”活动、江岸区的“做好身边事”活动等,使市民的形象意识普遍增强。同时,武汉市推出了一系列典型评选活动,表彰文明模范,如“见义勇为英雄”、“十佳文明市民”等,在全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,市民们纷纷来信、来电话关注评选情况,表达钦佩之情。

知武汉爱武汉,文明人建设文明城。

曾几何时,武汉人总是埋怨自己的城市。现在不一样了,“知武汉,爱武汉,为武汉添光彩”,已成为市民们的自觉行动。

环境与人互动。江岸区对原租界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,在保留原建筑风格、色调的基础上,将破旧的建筑外观重新整修复原,力争恢复原样,迄今为止,宋庆龄故居、原外国领事馆、汇丰、花旗银行大楼等十九处历史建筑已整修完毕。背街小巷的整治是武汉市长期以来的“老大难”,整治的办结率低、反弹率高,市民投诉量大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武汉市改变了以往的强制性办法,结合对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,以本治标。江汉区水塔街的联保里500户,家家挂着家庭文明承诺书,家长签名,保证按照承诺书去做。据悉,全市200万家庭,已有57.4%的像联保里的住户一样实行了承诺制。

城市形象是一个巨大的资源,一位大连人曾骄傲地说,在环境上投资一元,可换回五倍的收益。这样的奇效也开始在武汉显现了。武汉人的改变,武汉形象的改变,正在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。武汉,正以新的姿态迈向新世纪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